close

去駕馭壓力與恐懼,才能建立良性循環,將壓力轉變為助力。

所以老師都會針對每個人訂下不同的標準與要求,就是希望大家可以不斷不斷的進步。

 

diamonds  

  每當提及如何對抗、管理壓力時,運動選手們比賽時的「心理素質」,經常是第一個被用來討論、比喻的例子。不管是網球界奇才羅傑.費 德勒(Roger Federer);或是在美國職籃NBA刮起「林來瘋」的林書豪,他們都有一項共同特質——在比賽壓力愈強大時,表現愈突出。

  儘管運動和職場是兩個截然不同的領域,然而心理素質的強弱,對應到績效的優劣時,卻有許多相似之處。著有《職場強人心法——提升工作績效的金牌策略》的英國運動心理學家葛瑞姆.瓊斯(Graham Jones)認為,運動明星和高績效工作者共同的關鍵特質,就是擁有「強韌的心智」,出類拔萃的人都不是憑藉天賦,而是後天造就

  瓊斯強調,一個高績效的管理者和工作者,不只單純面對壓力,還能夠管理壓力,致力於在壓力中成長,並在競爭中不斷鞭策自己,保持領先地位。

 

「進入地道」時,別忘記思考  

  創造業績是業務員的使命,連帶地,也就無時無刻都曝露在追趕業績的壓力下。這時候,在高壓下培養自我管理的能力,是所有業務員成功的第一步。
  若是不能控管好情緒,便難以在壓力下保持清晰的思路。特別是當上主管後,隨時都要因應來自四面八方的要求,當市場情況不如預期時,就算原本再平易近人的主管,也可能因為壓力,一夕之間變得暴躁易怒、吹毛求疵。
  《人人學得會——領導者的8大調停工具》作者馬克.葛容(Mark Gerzon),形容這種「被恐懼和壓力接管一切」的情況,叫做「進入地道」。
  最早提出「壓力管理理論」的美國企管顧問卡爾.亞伯特(Karl Albrecht)在《壓力與經理:讓壓力為你工作》一書中提到,舉凡所有壓力,都脫離不了以下4種類型:

1.時間的壓力(Time stress)
2.恐懼未知的壓力(Anticipatory stress)
3.情況失控的壓力(Situational stress)
4.人際處理的壓力(Encounter stress)

   當你被壓力包圍時,經常誤以為「沒時間思考」。其實,你實際擁有的時間通常比感覺上擁有的多,最糟糕的是,在這種錯覺下真的忘記思考,只憑著本能和衝動行事,乃至於最後做出錯誤的決策。

 

【三面向著手,駕馭恐懼和壓力】

  壓力並非壞事,懂得如何駕馭壓力,反而能夠成為個人成長的動能。認知心理學家權威卡蘿.杜薇克(Carol Dweck)相信,「贏家的心態是可以被教導的,透過社會化,傳遞到生活各層面。」《壓力下竟能表現更好!》作者賈斯汀.曼克斯(Justin Menkes)建議領導者從以下3方面著手。

1. 保持「務實樂觀主義」


  具備樂觀態度是件好事,但不切實際的過度樂觀,也可能是種致命缺點。「務實樂觀主義」是指面對競爭和不確定時,能在混沌不明的狀況中,正確判斷正、反面的訊息,並擬定出一個最有可能達成目標的策略。
  舉例來說,曼克斯曾經為美國一家歷史悠久的保險公司篩選執行長,其中一位候選人藍迪提到美國國際集團(AIG)因為「信用違約交換商品」導致了很大的問題。
  曼克斯問藍迪:「這是你最後沒有參與這類商品投資的原因嗎?」藍迪回答:「不是。完全不參與是愚蠢的行為,不利的風險確實存在,但那只表示我們得管理好風險。」藍迪的做法是,成立一家和母公司毫不相關的子公司,針對這類商品進行小量交易,以不讓母公司暴露在風險的前提下,有限度的參與投資。「懂得變通,才是最重要的生存之道。」藍迪在處理壓力時,展現出務實樂觀主義的特質,認清市場上已知和未知的訊息,採取正確行動,最終讓公司仍能獲利。

 

 

2. 為更高目標奉獻


  卓越的業務員會將追求最高目標和內心的滿足感劃上等號,並具備包容各種情緒的能力,疏導因工作遭遇阻礙帶來的負面情緒,使組織持續發展。
  看看雅芳(Avon)前董事長兼執行長鍾彬嫻的例子。2005年,全球化妝品市場產生大變化,雅芳經歷一段高速成長後,業績再次陷入急速萎縮,迫使她必須減少3億美元支出,這代表她必須解雇很多親自聘請的人。當時,許多產業分析師批評她,認為她將這次人事改組節省的開銷,用在進入中國市場和增加雅芳整體廣告預算,而非用來提升公司股價是不智之舉。在內外夾擊壓力下,鍾彬嫻沒有依照眾人期望行事,而是靠著堅定的意志,堅持執行更高的目標。她說:「雅芳的財務報表在短期內確實看起來很糟,卻是讓我們更有競爭力的正確對策。我們需要將公司的經營重心,從達成每一季的盈餘目標,轉移到能讓公司長期持續成長。」果然,到了2007年,雅芳的股價大大提升了40%,她飽受爭議的改造計劃才獲得肯定。

 

3. 學習「複雜性思考」


  既然壓力無所不在,就必須學會如何在壓力變大下,仍能保持冷靜思考的能力。例如,更有效設定事情的先後順序、精確分析各項資料等,發展出高度的心理承受能力,這就叫「複雜性思考」。
  同樣的問題在壓力下思考遠比在平靜狀態下複雜,你得學習不受急迫性干擾,鎮定處理各種不確定的狀況,而不讓自己崩潰。
  曼克斯曾針對一群高階主管進行測試,發現有高達20%以上的受訪者,無法在壓力下冷靜思考,回答問題的過程中條理不清;無法回答的問題,甚至超過三分之一以上。這反映出他們在同時面對複雜問題和壓力時,缺乏應變能力的訓練。
  他建議,平時可以透過一些小練習,幫助自己建立在高壓中所需要的自信,鍛鍊臨場反應。比方說,以記住美國50個州的州名為例,你可以訓練自己:在眾人面前背誦,並用計時器計時,直到能在2分鐘內完全流暢背出為止。利用聚餐機會重複這個練習,直到無論你碰到什麼干擾,都能穩定在2分鐘內,流暢背出50個州名。(編按:台灣讀者可將這個方法代換為符合本地生活習慣的例子,例如某條捷運路線的站名。)
  下次當你遇到高壓時,回憶這段練習的經驗。在壓力中沉著以對是需要練習的,透過適當練習,就能學會在高壓下解決複雜問題。
千萬別輕忽自己處理壓力的方式,活用上述3大面向去駕馭壓力與恐懼,才能建立良性循環,將壓力轉變為助力,成為更出色的業務員!

 

「不讓壓力左右表現」的12項法則

  專研人格特質的《你可以不只這樣》作者耶胡達.席納(Yehuda Shinar)認為:「即使面對壓力或競爭,也能將個人潛力發揮到極致,才是贏家。」他將成功者在壓力下的正確思考模式,整理出12項行為準則:


1.創造機會

 善用時間與努力創造機會,創造機會所需要的準備,遠比一般人習慣付出的還要多更多。
2.把握機會

 訣竅在於放棄無法掌握的部份,專注可以掌握的事物。
3.維持動力

 成功的路徑不是一直線,而是一條學習曲線,不斷精進發展出學習曲線,不抄捷徑、更不會降低標準。
4.盡力做到最好

 完美與務實之間必須達到平衡,贏家通常是務實的完美主義者,總是盡力做到最好。
5.避免無謂的阻礙

 善用技巧和經驗,簡化工作,並從錯誤中學習。
6.採行有用的策略

 不斷自我檢討,學會何時採行以往被證明有用的方法,何時嘗試新策略。
7.放棄無效的行為

 找出無效的做法,思考如何修正,才能縮短通往成功的里程數。
8.回到基本面

 事情總有無法照計劃發展之時,回到最初的起點,才能重新出發。
9.加強自我控管

 控制壓力與焦慮,透過「多想一步」的訓練,確保自己在任何處境下都能發揮潛能。
10.做正確的決定

 在正確時間做正確決定,不會因為錯失機會或做錯決定而懊悔。
11.學習在壓力下成長

 學習在壓力下盡可能發揮潛能,才能不斷提升表現。
12.善用時間

 避免浪費時間,就不會處於不必要的壓力中,在極度迫切時,也要善用零碎時間思考。

 

資料來源:來源:Cheers雜誌146期 作者:李筑音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鄭博文國際教育 的頭像
    鄭博文國際教育

    鄭博文國際教育(國中小補習班)

    鄭博文國際教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