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住孩子的好奇心 

science-and-kids  

 

 

《親子天下》國際教育論壇邀請到美國「創客運動」實踐者蓋文.特利,也邀請台灣創辦「學思達」的張輝誠老師、慈心華德福校長王智弘對談,在他們眼中,動手做探索知識的能力才是一生最重要的力量。《親子天下》2015國際教育論壇,今天(13)在新北市政府舉行。承接上午對學生「客製化」的學習,打造孩子能力,下午場的講座運用更多實際做法,啟發現場的教育工作者,看見更多元的學習。

 

除了邀請美國舊金山灣區「創客運動」實踐者蓋文.特利(Gever Tulley)分享帶學生動手做的迷人,也邀請了創辦「學思達」的台北市中山女高國文老師張輝誠,以及宜蘭慈心華德福的校長王智弘來對談。

 

 

蓋文.特利, 「動手做」精神改變一切

 

來自美國舊金山的蓋文.特利,創辦了創客學校,與學生運用真的工具面對生活問題。一上台,特利先用手機與全場的觀眾拍照,要與遠在美國的學生打招呼。特利出身貧窮,學習表現不佳,直到學校有了個實驗計劃,讓特利開始接觸到電腦,讓他開始運用科技自學,也逐步跟上學校進度。

 

電腦成為特利人生的轉捩點,特利以為找到一生的志業,直到十年前,他發現美國社會對小孩過度保護,就連讓小孩單獨去公園,家長也可能受罰。因此,他開始想,能為孩子做些什麼?

 

特利開始辦夏令營,最後發展成學校,精神都是「動手做」。特利邀請學生透過動手做,完成各式各樣的專案,像是雲霄飛車、船、飛機、摩托車等。「雖然我們的飛機不能飛,我們的摩托車也是全世界最危險的交通工具,」特利坦誠這些作品並不完美,卻讓孩子學習數學測量,善用各種工具,有了最真實的學習,「更重要的是,他們充滿勇氣、自信,也更願意嘗試」。

 

 

張輝誠、王智弘 給孩子帶得走的能力

 

除了美國經驗,台灣的教育創新同樣值得學習、令人讚嘆。

 

台北市中山女高國文老師張輝誠,鼓勵老師開放教室,要讓台灣成為全世界第一個大量開放教室的先進國家。張輝誠強調,台灣強迫學生待在教室,填鴨各種知識,「最後只培養了學生忍耐力、定力、專注度」,完全抹殺了學生的好奇心。因此,他期待運用學思達教學法,善用自學、思考、表達的學習方法,建立學生對學習的興趣,也還給學生一個正常的學校生活。

 

宜蘭縣立慈心華德福教育國民中小學是台灣實驗教育的公辦民營學校,成功的經驗是全台灣的典範。校長王智弘也認為,知識隨時都在進步,培養學生帶著走的能力,才能讓孩子準備好面對人生的挑戰。「真理可以被打破,但是探索知識的能力卻是一輩子」,華德福重視體驗、感動,要將精神裡的美感教育融入生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博文國際教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