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L-fruits-veggies1  

大腸癌在歐洲及美洲已成為最常見之惡性腫瘤之一,過去十年間,在臺灣罹患大腸直腸癌的病人,快速的增加,根據(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統計,民國101年大腸直腸癌位居臺灣十大癌症死亡原因的第三位,且在民國98年之癌症登記資料中顯示,大腸直腸癌是人數增加最多之癌症。因此如何預防大腸直腸癌,漸漸變成全民不可忽視的重要議題。

 

 

  許多國內外的文獻明確指出飲食與大腸直腸癌的相關性,飲食中紅肉、高脂肪、低纖維、低葉酸及維生素D和鈣缺乏等,都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的風險。近來熱烈討論紅肉攝取與大腸直腸癌直接相關,許多民眾可能因過量攝取紅肉,造成減少蔬菜、水果和纖維質攝取,間接增加罹癌機率,究竟應該如何降低風險?讓我們從飲食出發。


1.充足的纖維

 蔬果五(三份蔬菜+兩份水果)、七(四份蔬菜+三份水果)、九(五份蔬菜+四份水果),主食以全穀類根莖類取代精緻主食。

2.避免高油脂食物

 舉凡糕餅類、冰淇淋、零食點心類都為高油脂食物,淺嚐即止,另外油炸和肥肉也應儘量避免。

3.避免過量紅肉攝取 (含加工肉品)

 紅肉有豐富的鐵質,也是人體最好吸收的形式,不需完全避免,但也不應過量攝取,每天建議最佳蛋白質攝取量為4∼5份,紅肉可佔1∼2份。(1份約3根手指)

4.養成每天運動習慣

 幫助控制體重,研究指出太過靜態的生活模式和肥胖都會增加大腸癌的風險,且運動有助於舒緩緊繃的情緒。


5.足夠的鈣質、維生素D及鎂的攝取

 牛奶、起司、小魚乾等食物有大量的鈣質可每天適量攝取(例:1∼2杯低脂奶、1∼2匙小魚乾);另堅果類有豐富的鎂,可每日攝取1∼2湯匙;而維生素D可經由照射太陽獲得活化。


6.養成良好排便習慣。


7.避免過多刺激性食物(辛辣)和抽菸酗酒。


8.早期發現:醫院有提供免費篩檢,民眾應養成定期篩檢習慣。

 

想更了解【鄭博文國際教育】的課程,請上
官方網站:http://www.bornwin.com.tw/
官方臉書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bie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鄭博文國際教育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